• 黃泉福/國家工藝美術大師

    現任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理事的黃泉福,從藝30多年來,一直刻苦地鉆研雕刻技藝,從事現場木雕創作。

    在雕刻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把雕刻藝術融入大眾的日常生活,利用物理的感應原理,發明了“九龍自動茶壺”,為人們的休閑生活提供藝術文化的品味,這個發明已獲國家專利。

    2002年特邀參加中國(東陽)國際木雕表演賽,他是中國代表團唯一的參賽者,在來自世界各國雕藝大師面前,只用一星期時間,一尊立意新穎,主題深刻的作品枕戈待旦——《鄭成功》,讓在場藝術家所傾倒。2005年木雕作品《老子》、《單刀赴會》——關公應邀在臺灣舉辦的“第十二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獲得民俗工藝薪傳獎。

  • 江碧峰/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木偶頭)

    身為江加走木偶頭雕刻第三代傳人、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泉州江加走木偶頭雕刻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江碧峰繼承發展祖業,悉心鉆研祖父江加走的精妙技法,即師傳統又師造化,博采精華開拓創新,促使江家木偶頭雕刻藝術大放異彩,其作品精美絕倫,博得海內外收藏家和藝術家推崇和喜愛。

    代表作有:《七頭七丑》《雷公》《鐘馗》等。在1983年和1984年的木偶頭作品兩次均獲得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二等獎、中國國際旅游紀念品優秀獎,2008年木偶頭作品獲北京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大展銀獎,2013年木偶頭作品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福建省工藝美術爭艷杯金獎等。

  • 王向明/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石雕)

    身為國家一級/高級技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委員會會員,“南派石雕”非遺傳承人,王向明在學成惠安傳統的石雕后,又積極到名校進修,于2013年成立“無名匠”大師工作室,致力于南派雕刻藝術的傳承、發展和創新?,F任惠安雕刻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惠安縣玉雕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和祥雕塑集團董事長。

    傳承老祖宗留下來的精湛技藝,把最好的南派技藝呈現給世人的同時,探索水墨寫意的石雕藝術手法和3D鏤空的技法突破也是王向明一直在不斷努力的方向,其作品常參加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大賽并多次獲獎,石雕作品《空谷幽蘭》獲2016“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石雕作品《一脈相承》現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 詹寧寧/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脫胎彩繪)

    身為泉州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泉州佛像雕塑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詹寧寧自幼隨父——中國著名民間雕塑家詹振輝學習雕塑,并創辦了泉州燦藝雕塑工程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各種大中型佛(神)像雕塑、脫胎彩繪、漆線鏤金雕。

    近30年來,為泉州承天寺、南少林寺、真武廟、延福寺、上海真如寺、三亞南山寺、廣東新云觀等知名寺院雕塑佛像,工藝精細,造型莊嚴,得到中國佛教協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和省內外工藝美術界的好評和肯定。

    2002年創作雕塑《承天寺大雄寶殿三世尊佛像》獲得第三屆福建省工藝美術精品“爭艷杯”大賽銅獎,2005年創作雕塑“數珠觀音”榮獲第四屆福建省工藝美術精品“爭艷杯”大賽金獎。

  • 鄭國明/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木雕)

    現任惠安國明雕刻藝術園的藝術總監,中國木雕藝術大師,2010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惠安木雕代表性傳承人。

    鄭國明以天然和人工巧妙結合的方式將傳統技藝和現代審美完美結合,創作了《石頭記》系列等產品。從業近四十年來,創作出許多優秀作品。其中:根雕作品《飛峰度厄搶佳人》、《磨剪刀》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永久收藏,《霸王別姬》被福建省工藝美術館永久收藏;木雕作品《空》被中國(東陽)國際木雕藝術大獎賽組委會收藏。在不斷獲得各種獎項的同時,也為傳播惠安木雕雕刻藝術打開了一扇窗口,使惠安雕刻藝術更為融入世界。

  • 周梅森/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紙織畫)

    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書畫研究中心研究會員,福建工藝美術協會會員,永春桃源紙織畫院創辦人。周梅森從事紙織畫制作已有30年,歷經20多年的精心研究和實踐,注重民間傳統工藝的研究、設計、開發,并采用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的方法,創作出獨具一格的紙織畫。

    周梅森在傳統技法的基礎上,采用現代科技制作百米巨幅紙織畫長卷——《中國百米古典長城圖》、《百米百虎紙織畫長卷》、《桂林山水》、《桃源春韻》等作品,其中《中國百米古典長城圖》被評為中國民間國寶,《百米百虎紙織畫長卷》被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其作品還在上海、昆明、香港等地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展出,轟動一時。如今,周梅森又挑戰自我,發明了“梅森紙織繡”和“紙織服飾”。

  • 盧思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木雕)

    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木雕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高級藝術顧問、泉州市工藝美術公司研究所所長。盧思立從事雕塑藝術半個多世紀,他首創的自然型木雕法,既保護了歷史的傳承,凝練出作品精髓,還在技藝上進行了創新和改造。

    其創作的龍眼木雕《悟》,黃楊木雕《李鐵拐》《皆大歡喜》,仿真彩木雕《好鳥》等作品,有獲得了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創作設計一、二等獎的,更有被中國工藝美術珍寶館作為珍品收藏的。其本人也成為了當代中國雕塑界最具影響力的領軍人物之一,被媒體稱為“中國木雕界的領航者”。 今年,更被評為由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委托亞太地區分會組織評選的“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

  • 劉碧蘭/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影雕)

    先后榮獲省“五一獎章”、“十大杰出職工”“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等稱號,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聯合國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代表。

    劉碧蘭擅長世界名人及各國領袖影雕像,1990年和1991年,她創作的影雕——《江總書記視察福建》和其他作品一起先后在輕工部首屆工業博覽會和第二屆北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被中國工藝美術珍品館收藏。其影雕作品形神兼備,栩栩如生,被譽為不朽的藝術,曾多次出國參展,被外交部選為外交禮品,全國政協副主席程思遠與她合影留念,并揮毫寫下"惠安石雕、中華一絕"。全國政協馬文瑞副主席還稱贊她為中華文化作出了貢獻。馬來西亞媒體稱贊她是"中國第一女影雕師"。

  • 柯宏榮/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陶瓷)

    柯宏榮,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為德化縣宏益陶瓷雕塑研究所藝術總監,是德化陶瓷界目前唯一一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從小受到古瓷都濃郁的瓷文化氛圍的熏陶,高中畢業后,有幸拜德化老藝人陳其泰為師,潛心研習各種瓷雕藝術。1993年,柯宏榮同妻子陳桂玉一起創辦了德化宏益陶瓷雕塑研究所,開啟陶瓷藝術創新之路,研發了特種工藝瓷、柏紋瓷、紋片瓷等多種新手法,創作出《天問》《山神》《李白塞下曲》等重要作品,頻頻摘取全國各類展賽的桂冠。

    1999年,作品《三月三》、《九歌·山鬼》被中國工藝美術珍寶館收藏;2000年,作品《長相依》、《蘇武牧羊》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還有更多作品選入“中國現代陶瓷精品”集,中國工藝美術作品全集陶瓷卷。

掃一掃,立即下載
微信掃一掃,進入小程序